扫一扫关注
微博
Qzone
当前位置: 阿克苏新闻网>首页>援疆

五比五争先丨立德树人传薪火 满载真情献边疆

发布时间: 2025年08月01日 21:10:08    来源:嘉兴市援疆指挥部

有一群人,来自五湖四海,却奔向了祖国边疆的同一个远方。

他们不畏艰难,飞跃关山万里,只为在那偏僻的地方点亮一盏灯;

他们逐梦笃行,扎根茫茫戈壁,只为在那遥远的大地架起一座桥。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每名援教老师的心声。2024年8月24日嘉兴市第十一批第二期援疆教师带着对教育的热爱和对边疆的向往,从泱泱秀水的红船之畔跨越万里山河,来到了茫茫大漠的盆地绿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沙雅县真情支援边疆教育,以深情和汗水带领孩子们筑梦“疆”来

千里援疆路,悠悠支教情。援疆对于我们来说既是一种经历,更是一种历练;自己的人生因援疆更丰富,意志因援疆更坚强。

图片

  奋不顾身地奔跑——

  用速度拯救孩子的生命

“救命,救命!救人!有掉进冰窟窿里了

12月14日下午4点50分左右,嘉兴援疆教师沈一飞、钱利春、方蕾、何逸菲和吴佳音五位老师在新疆沙雅县渭干河生态文化旅游景区突然听到湖面上传来阵阵夹带着哭声的呼救声。

老师们循声望去,湖对面有个冰窟窿,一个女孩正在水中挣扎。“圆形的湖,绕一圈很远,跑到对岸救援显然来不及。”情况危急,沈一飞等老师没有丝毫犹豫,踩着冰面跑向落水女孩。

“结的冰也不是很厚,我们也顾不上害怕,直接从湖面上跑过去了。我感觉自己从来没有跑得这么快过。耳边的风声呼呼作响,身后传来冰面嘎吱嘎吱碎裂的声音。

援疆教师中的两名男老师在河边奋力救援,三位女老师也没闲着,方蕾老师一边安慰落水的女孩,一边给她鼓劲;何逸菲和吴佳音赶紧打电话报警并向边上工作人员求助。沈一飞跑到近处,女孩距离岸边有一定距离。他尝试从冰面上直接走过去实施救援,但没有成功。当天最低温度已达零下14度,再加上连续下了多天的雪,湖边异常湿滑!

“女孩落水处附近的冰层太薄了,我刚走过去,冰就碎了。”随着沈一飞的靠近,冰面传来了更大的碎裂声。虽然沈一飞老师的脚已经踏入了冰冷的湖水之中,但不会游泳的他仍无法够到女孩。

女孩正在逐渐下沉。好在钱利春老师及时赶回,带回了湖边找到的绳索、救生圈和救生衣。老师们将救生圈和绳索抛向女孩。

湖水冰冷刺骨,加上女孩本身十分惊恐,挣扎了好几次才成功将绳索紧握在手中。“看到女孩握住绳索后,我们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一半。”随后,老师们一点一点将女孩往岸边拉。

此时,两名环湖巡逻民警也闻声过来,民警努尔顿·亚生跳入水中,大家一起配合着,终于成功将女孩救上了岸。援疆女老师在警务站帮女孩脱下被冰水浸湿的衣服,烤火取暖;还通过其班主任联系了家人,等到家长来了之后才安心地离开。

第二天下午,援疆教师们和民警努尔顿·亚生带着书包、羽绒服等慰问品去看望了在家的小女孩,看到女孩身体并无大碍,大家都感到十分欣慰。

图片

图片

  枝叶关情的本色——

  用爱心点燃青春梦想

包永明捐赠校服2000套,王海良捐赠860件羽绒服和280件卫衣,陈超群捐赠羊毛衫340件,教辅资料248套;盛小英捐赠书籍400册、文具60份;微心愿认领19个……翻开这份嘉兴市第十一批第二期援疆教师爱心捐助的“成绩单”,一组组数据跃然眼前,这不仅仅是数字,这背后是一份份沉甸甸的大爱,这份大爱洒满天山南麓的一个个校园。

包永明校长情系边疆,三次援疆,一直关注着沙雅的教育发展。此次捐赠的书籍主要涵盖了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等领域,从学校管理和教师专业发展两方面为当地教育提供智力支持,促进当地教育的蓬勃发展。

在援疆教师陈霞芳的牵线搭桥下,嘉兴市实验小学四校区携手为沙雅县幸福小学一年级进行了“共读一本书”的捐赠活动。每一本书不仅是文字的载体,更是连接着嘉兴与新疆沙雅两地孩子的纽带。从文学经典的深邃,到科普读物的奇妙,从历史传记的厚重,到儿童绘本的纯真,这些书籍如繁星点点,照亮了嘉沙两地孩子们探索世界的道路。

以嘉兴所能服务沙雅所需,当援疆老师们了解到沙雅的孩子们在寒冷的冬天里,急需温暖的羽绒服时,他们毫不犹豫地行动起来。凭借着自己的人脉资源和对孩子们的深深关爱,积极牵线搭桥。包永明、王海良、陈超群、陆兴群等援疆老师共捐助了价值60余万元的衣物。

一件衣服送出一份温暖,一本书传递一份知识一颗爱心带来一份感动。爱心捐赠行动为学生送去温暖爱心的同时,也架起了嘉沙两地的连心桥,让嘉沙两地友谊得到进一步升华,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埋在了学生心灵深处。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大爱无私地奉献——

  用“微心愿”点燃“大梦想”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些孩子:

快乐就是为爷爷买的高压锅、为奶奶买的老花镜……

快乐就是一个充实整个夏天的足球、一盏照明整个书桌的台灯……

这些就是边疆孩子的小心愿,如一缕光、一丝热,却装下了希望的全部。援疆教师们用“微心愿”点燃孩子的“大梦想”。

缕缕春风驱散冬日寒冷,颗颗爱心照亮美好未来。礼物虽“微”,传递着满满的爱与温暖,让心愿人感动不已。

援疆教师们不仅自己认领微心愿,还依托朋友圈、后方单位开展“点亮微心愿·传递心温暖”的志愿者活动,大后方的爱心人士纷纷开启“组团式”认领,参与到活动中来。小到一个足球,大到援疆医生上门提供诊疗服务,桩桩件件都有了“赞助商”。

在金秋送爽、硕果累累的九月,嘉兴援疆教师团迎来了一份特别的荣誉——一面闪耀着金色光芒的锦旗。924日,嘉兴援疆教师团领队从沙雅县残疾人联合会(简称沙雅县残联)手中接过了一面写有“红雁助残献爱心,教育筑梦显真情”的锦旗。这面锦旗不仅仅是对嘉兴援疆教师团无私奉献、爱心助残的高度肯定,更是对他们长期以来在边疆教育战线上默默耕耘、辛勤付出的最好见证。

鸿雁助残献爱心教育筑梦显真情”爱心捐赠活动,不仅为沙雅县的残疾儿童和重度残疾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更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了一种积极向上、互助友爱的社会风尚。让我们携手共进,用爱心点亮希望,用行动传递温暖,共同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片

图片

巍峨天山,见证艰苦奋斗担当作为的日日夜夜。

茫茫戈壁,诉说血肉相连亲如一家的深厚情谊

文化润疆沁人心嘉沙共绘同心圆

无数不辞山路远的援疆教师,用他们的热血与豪情,将辛劳与汗水挥洒在边疆的土地上,而一批又一批援疆教师压茬接力、薪火相传,如盏盏烛光,点亮了边疆各族学子的人生梦想。

责任编辑:艾尼瓦尔江·依明
< img src="" style="float:left;"/>

新公网安备 652901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