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古龟兹 童心筑库情——宁波援疆人才子女库车研学活动温暖落幕
发布时间: 2025年07月29日 11:49:03 来源:库车市融媒体中心
甬库心连心,研学暖童心。7月24日,为期7天的第十一批援疆干部人才子女“探秘古龟兹・童心筑库情”研学活动圆满落幕。多名来自宁波的援疆人才子女循着父母的足迹,走进库车、阿拉尔、阿克苏、拜城等地,在历史长河中触摸龟兹文脉,在红色记忆里传承兵团精神,在非遗工坊中感受文化魅力,让这个夏天充满了“甬库情深”的温暖印记。
踏古寻今:触摸千年文脉
“这些壁画上的舞蹈姿势,和课本里说的龟兹乐舞一模一样!”7月18日,研学第一站来到库车市龟兹博物馆,孩子们指着展厅里的壁画兴奋地喊道。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孩子们先后走进龟兹博物馆与龟兹魏晋博物馆,透过斑驳的陶器、精美的壁画、古老的烽燧,解锁“丝绸之路重镇”的历史密码。
从苏巴什佛寺遗址的断壁残垣中想象昔日盛景,到克孜尔尕哈烽燧下聆听“丝绸之路守望者”的故事,再到库车王府里探寻多民族交融的生活印记……孩子们用画笔认真记录下所见所闻,在“触摸历史”中慢慢明白:父母奋斗的这片土地,藏着千年文明的基因。
红色铸魂:传承兵团精神
“爷爷说,当年他们用坎土曼挖出了戈壁新城,今天我终于懂了什么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在阿拉尔市三五九旅军垦纪念馆,看着展柜里磨损的军大衣和锈迹斑斑的农具,孩子们红了眼眶。
研学途中,红色足迹遍布各处:在林基路烈士纪念馆,凝视着泛黄的日记手稿,孩子们轻声诵读烈士“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誓言;在独库公路终点纪念碑前,志愿者老师向孩子们娓娓讲述50多年前艰苦决绝的筑路奇迹;在三五九旅军垦纪念馆,孩子们通过《走近兵团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实景课,认真听老军垦讲述“一把锄头一支枪,屯垦戍边建家乡”的往事。“以前总问爸爸‘为什么要离开家’,现在看到他参与建设的学校,看到这里的人提起宁波时的笑脸,我突然懂了。”研学学子李多熠真挚地说道。
情牵两地:感受民俗魅力
研学不止于“看”,更在于“融”。在库车老城的龟兹非遗工坊,孩子们跟着非遗传承人学绣艾德莱斯绸,指尖翻飞间,蓝色丝线勾勒出宁波港与库车河的轮廓;在库车大馕城,揉面、贴花纹、进馕坑,当带着麦香的大馕出炉时,孩子们举着自己的作品开心合影,笑声洒满整个工坊。
走进天山托木尔景区塔村,孩子们与当地小朋友手拉手爬上草原,分享各自的家乡故事;在刀郎部落,跟着民间艺人学跳麦西热甫,裙摆飞扬间,是少年们最自然的情谊流露。
薪火相传:甬库情谊深
“7天行程,孩子们的笔记本记满了,行李箱里装满了非遗手作,更重要的是,心里种下了理解与认同的种子。”活动组织者、库车市委组织部人才援疆工作室干部说道。
成果汇报会上,孩子们用情景剧再现军垦故事,用画作拼接“龟兹文化地图”,用日记朗读表达对父母的敬意。“这次研学让我明白,妈妈教的不只是课,更是传递希望的光,是连接两地的桥。”援疆教师子女汪诗淼的话音未落,现场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此次研学活动是库车市委关怀援疆干部人才家庭的具体举措,通过“行走的课堂”让援疆人才子女亲身体验父母的工作环境,不仅缓解了孩子们因父母援疆产生的思念之情,更增进了他们对龟兹文化、库车风土人情的了解,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在少年心中生根发芽。